生產運營
澄合礦業董礦分公司:順利打通原煤提升運輸“任督二脈”
“設備巡查是否正常?是否可以開機?”
“報告!設備巡查正常、系統運行正常,可以開機!”
3月22日,澄合礦業董礦分公司集中控制中心操作員正在進行煤流系統遠程開機確認。
近年來,該公司在順利通過資源整合后,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和提升,原有的原煤皮帶運輸系統各環節各設備主要依靠職工現場操作,用工數量大、安全風險高、運輸效率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礦井的高質量發展。針對這一瓶頸問題,該公司本著“機械化換人、智能化無人”的原則,不斷在工作實踐中進行試驗和論證,通過工業以太環網+現場總線為網絡平臺,著手對公司原有井上下7部、2000余米皮帶運輸系統及輔助設備進行遠程集中控制改造。
該公司在原有皮帶運輸系統的基礎上設計改造方案,在井上下煤流系統重點環節和部位加裝高清監控設備和多種傳感器,完善了各類安全保護設施,并全部接入集中控制中心,形成了一套安全可靠、節能高效的膠帶運輸遠程集中控制系統,達到了無人則安、減員增效的效果。
在煤流系統改造前,皮帶運轉過程產生的大量嗓音和粉塵,直接危害崗位工的身體健康,同時,隨著礦井運輸戰線越來越長,崗位工也投入越來越多,管理成本隨之增多,而且人的不安全因素更是給井下安全生產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通過改造后,每班可減少崗位工21人,不僅取消了單崗作業,使皮帶崗位工變單人守崗為聯合巡崗,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安全系數,年可節約人工成本200余萬元。除此之外,該系統還能夠根據采掘銜接現狀,通過數據分析、研判,減少膠帶輸送機驅動的投入,實現在最低能耗狀態下設備正常運轉、保障原煤正常運輸的目標,每月最少可節省2.5萬余元電費,還避免了長時間運轉對設備造成的損耗,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原來的皮帶都是分部開機,人員多、效率低、管理難度大,現在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只需1個人在地面遠程操控設備就能輕松搞定,配合巡查人員就可完成日常原煤運輸工作,如果遇到網絡中斷、傳輸故障等現象發生時,系統會自動向井下發出語音報警,現場巡查工可立即根據報警提示查找問題、排除故障,確保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該公司準備隊隊長李建華說道。(劉航彥)